今年大出风头的几乎都是中年女演员了。比如大家意难平了很久的“水花”热依扎,终于以去年的《山海情》拿下飞天奖女主。
殷桃,时隔十六年又一次捧起金鹰女主角的奖杯。
更别说在海外拿奖拿到手软的汤唯了。
今年算是个有意思的年份,在国剧里不乏偶像小花的崛起;
但也有很多在众人眼中消失已久的“中女”抓住了机会,在影视剧作中重新挑起大梁。
我们编辑部的年度盘点计划里,也早早给今年几位以作品出圈的“中女”留了位置。
毕竟她们向大家证明了,对于专精于业务的人来说没有所谓的花期——
这是一条需要长途跋涉的路,路途越远感触越深。
01
殷桃:笨拙的手艺人
今年的殷桃算是迎来了一个事业高峰期,不论是作品还是综艺都有大量的曝光。
很多观众开始注意她,而这些谈论通常都聚焦在美貌上。
比如综艺里的她,怎么能美得这么轻松;
或者把她转身的镜头定格成慢动作,感慨这身材气质有多突出;
这样的殷桃被网友冠以不少名号,比如什么纯欲天花板,人间水蜜桃;
殊不知,她早两年就已经说过,厌倦了观众们这种从女演员身上找“少女感”的爱好。
是吧,女演员必需的从不是什么少女感,纯欲感——
过多不必要的标签反而会折损演员的可塑性,为作品服务才是他们的第一本职。
上一次让殷桃获得奖项肯定的作品,是《鸡毛飞上天》的骆玉珠。
骆玉珠是性情中人,强势直率,跟殷桃这个重庆大妞的性格出入不大;
但今年的《人世间》就不一样了,女主角郑娟纤细隐忍,内里坚韧,离殷桃的世界很远。
这个角色是殷桃自己争取过来的——导演本来建议她演其他角色,但看过剧本的殷桃被郑娟打动,她磨破嘴皮说服了他。
她说,自己走近郑娟的过程,比其他任何一个角色都要久。
要放慢自己,重塑平时的眼神和表现,才能寻找到郑娟身上那种“像水一样柔顺”的节奏。
殷桃几乎拿出了研读教材的劲头去研究郑娟这个人。
在片场她跟导演李路不断地乔细节,编剧王海鸰也说,他和殷桃“几乎成了商量的状态”,两个人不断地对话、缜密地推测郑娟的心理,最终达成一个又一个共识。
最终,殷桃捧出了这个获得各大奖项肯定的角色。
她在身体力行地告诉大家,想演好一个角色究竟要做怎样的努力——
导演高希希形容殷桃是“戏痴”,她下戏之后的时间还会留在片场观摩戏骨的表演。
她表演中最重要的养分,就是在观察李雪健的角色时领悟到的:
要通过众多的细节去构建一个人物,让ta活生生地存在着。
所以,自嘲自己“笨鸟先飞”的她,每演一部戏都还是会做大量的功课理解角色。
她曾有一段获奖感言,形容演员应该去做“手艺人”:
“不管这个环境怎样的欣欣向荣,我们演员就是手艺人。在镜头面前,没有人能帮得了你,你这个心没有放在角色上,她就不会好看。”
她笨拙的努力成就了角色,也成就了自己作为女演员的存在。
02
汤唯:等一个峰回路转
刚刚捧回青龙奖的汤唯,此时正在韩国大杀四方。
现在她只差一个大钟奖就能成就韩国三大奖的大满贯了。
不能否认,她演过并不出彩的角色,有的表现甚至堪称灾难;
这是一个并不“百搭”的演员,遇到合适的角色才会大放光彩。
凭着大导朴赞郁为她量身定制的《分手的决心》,她终于再次走上事业高峰。
从宋瑞莱身上,能看出朴赞郁的经典风格:偏执、暴力,和残忍;
但宋瑞莱,又是一个很有汤唯色彩的人物。
在片中,她的特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:美艳,神秘,偶尔还有一些懵懂的钝感。
如她在拿到青龙奖时所说的,“作为演员一辈子都在等待好剧本、好角色”,这一次,她等到了。
当然,她自己为了这个机会也做了巨量的准备:从零起步学习韩语,克服语言障碍;在感情上充分地入戏、与角色共情…….
观众们之所以真心祝福汤唯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就,也是因为她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当。
她早年考了三次中戏,屡屡落榜,后来转而报考了导演系才终于入学。
被李安挖掘出演《色·戒》时她已经接近而立之年,一夜爆红又为她带来了双刃剑,她只能蛰伏等待时机。
好在,有执念的人总能等来峰回路转。
辗转英国留学的她还在为自己争取机会,凭《月满轩尼诗》重回影坛;
《晚秋》为她赢来韩国市场,也迎来了更多大导的青眼相待。
如今的汤唯再也不愁没戏约上门,接下来和朴赞郁还会再度合作作品——
她今后的绽放,仍然值得期待。